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該條款主要針對偽造、變造或買賣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等行為所規定的行政處罰。對于使用假印章且沒有造成后果的情況,雖然第五十二條沒有直接提及,但根據偽造印章罪的一般理解,只要實施了偽造印章的行為,即使沒有實際使用或造成后果,也可能構成犯罪。
對于偽造印章罪的立案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的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
對于使用假印章但未造成后果的行為,處理方式將根據具體情節判斷。如果情節顯著輕微且危害不大,可能不會認定為犯罪。但即便未造成嚴重后果,如果偽造多枚印章或多次偽造,或使用偽造印章實施其他犯罪活動,都可能被定罪處罰。
如果偽造印章的行為已經對單位的管理秩序和信譽造成較大的危害后果,那么即使未造成嚴重后果,也可能被定罪處罰。此外,如果印章是偶爾偽造且未被使用,或者偽造印章用于合法行為(如證明自己的真實身份外出打工),或者單位職工使用偽造的本單位印章用于本單位正當經營活動,且偽造和使用印章未造成嚴重后果,這些情況可能不會入罪。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偽造印章案件,法院會考慮是否對單位的秩序和信譽造成了實際損害,以及行為人的主觀惡意等因素。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可能會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罰,而不是刑事處罰。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使用假印章沒有造成后果,也可能構成偽造印章罪。具體是否構成犯罪,需要根據具體案情進行判斷。如果行為人確實實施了偽造印章的行為,即使沒有實際使用或造成后果,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遇到刑事案件,盡快咨詢專業律師,以便獲得更詳細的法律建議和幫助。